2025年3月底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.7的強震,波及泰國多地,尤其是曼谷受到明顯震感。一棟興建中的30層大樓倒塌,造成多人死傷與失聯,進一步引發泰國居民對居住安全的高度關注,在這樣的情況下,泰國的房市、房價會如何影響呢?讓新聯捷帶你來一探究竟
【泰國地震後的覺醒】居民安全意識提升帶動抗震住宅需求
地震發生後,許多人回到住處發現牆面出現裂縫,即便經工程師檢查確認建物可居住,仍不免產生焦慮,選擇暫時搬離或開始尋找更安全的新住所。這種對居住環境安全性的重新評估,反映出地震後泰國民眾抗震意識顯著提升,對耐震建築的需求快速上升。
新聯捷觀察發現,這場震災後,不少客戶在找房時會特別詢問建築是否具備抗震能力,低樓層住宅的詢問度也大幅增加。此現象推動建商調整產品設計與建材選用,朝向更安全的結構規劃邁進。
從整體市場角度觀察,這股安全導向的購屋趨勢正在轉化為泰國房價潛在的成長動能。隨著抗震住宅成為主流標準,建商投入更高成本打造高品質建築,未來泰國房價長線上揚的可能性因此增加。
【泰國地震效應】抗震建材與設計成為建商新標配
這次泰國地震不僅帶來結構損害,更喚醒了大眾對建築安全的關注,也讓「安全性」成為房地產市場的新指標。可以預見,在未來的購屋行為中,「品質」與「抗震力」將與價格同等重要,重新塑造泰國房價的價值邏輯
2025年3月底的泰國地震波及曼谷,帶來建築倒塌與民眾傷亡,引發社會對建築安全性的高度關注。這場地震也成為泰國房地產市場的重要轉捩點,讓抗震建材與設計成為建商的「新標配」。以下是幾個未來觀察的重點:
抗震意識提升,消費者需求轉向安全性
過去買房多重視地段與價格,如今更多買家在意建築是否具備抗震設計,甚至會特別詢問建築在地震中是否有受損。建商回應市場,導入更高成本的耐震建材與工法
為了符合市場對安全的期待,建商紛紛升級建築設計與材料,這些升級逐漸成為新案規劃的基本要求。低樓層建案受青睞,設計方向出現轉變
地震後,消費者對高樓層產生疑慮,低樓層住宅因其結構穩定性與心理安全感而受到更多關注。品質升級推動泰國房價結構性上漲
抗震建築的成本投入將反映在售價上,未來泰國房價將因市場對品質與安全的認可而趨向穩定上升。市場信心重建仰賴透明檢查與標準化驗證
專家指出,僅靠建商自行檢查已不足以說服消費者,需由第三方或政府單位進行結構安全驗證,才有助於重建市場信任。
【泰國房價走勢觀察】地震過後,低樓層住宅逆勢受青睞
市場對於高層住宅的疑慮正在快速上升,反觀低樓層住宅因結構穩定性較高,反而成為購屋者的熱門選項,展現出「逆勢受青睞」的市場趨勢
根據新聯捷觀察,在地震後短短一週內,就有大量曼谷居民主動洽詢搬離高樓,並特別表明傾向選擇低樓層住宅。相對於摩天大樓,矮層住宅被認為抗震風險較小,因此更具安全感與吸引力。
市場轉向:高樓疑慮升高,矮樓住宅受青睞
居民對高樓抗震能力產生疑慮,對離地面較近、結構更穩定的低樓層住宅表現出更高信任與購買意願。
購屋行為改變:實用安全性勝過景觀優
購屋者不再一味追求高樓景觀,而是更重視建築結構的安全性與地震後的心理舒適度。
地震刺激市場重新洗牌,房價結構轉向分化
隨著需求的重新分配,泰國房價結構可能出現分化——低樓層住宅因供需轉變而保值甚至升值,高層公寓短期則面臨壓力與觀望期
地震後購屋信心建立,低樓層成安全首選
根據客戶詢問量顯示,低樓層住宅在地震後更具市場競爭力與信心支撐。
此外,來自泰國Cushman & Wakefield的分析指出,未來數月內低樓層住宅的銷售與過戶量不但不會受地震影響,反而可能略為上升,形成與高層公寓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走勢
因此,此次泰國地震不僅引發了結構檢討,更帶動了購屋市場的轉變,低樓層住宅正憑藉其抗震優勢與心理安全感,在未來的泰國房地產市場中占據越來越關鍵的位置,並有望穩定支撐泰國房價在動盪後的調整走勢。
【泰國地震危機變轉機?】品質與安全成為新購屋標準
地震使得購屋者開始重新審視房地產產品的核心價值——不再只是價格與地段,而是建築的品質與安全性,這樣的轉變也促使市場出現以下幾個方向,走向更健康、更重視長遠保障的方向。
信心危機轉化為品質升級契機
地震後消費者對高樓建築的疑慮,使得建築品質與安全設計成為購屋首要考量,帶動市場對優質建案的重視。
認證透明化成為建商重建信任關鍵
消費者要求的不只是外觀修繕,而是結構安全的明確證明,開發商需提供專業驗證報告,強化信任基礎。
房市兩極化:價格不再是唯一考量
專家指出,「撿便宜」不等於「撿到寶」,品質低落的建案即便降價也可能無人問津,反之,高品質安全建案則更具保值性,長期看漲泰國房價的潛力更大。
消費者心態轉變,投資與自住邏輯重塑
此次泰國地震是一場「市場心態的震撼教育」,促使消費者在選擇房產時,更重視開發商信譽與結構安全,象徵購屋標準從價格導向,轉向安全導向
因為此次震災,讓更多購屋者更願意付出費用去購買更安全、更有品質的房屋,因此這次的泰國地震對於房價來說或許不是危機,而是轉機
經歷這次地震,開發商若僅由內部工程師檢查建築安全將不再足夠,必須經由具公信力的專業單位進行認證,才能重建購屋者的信任。同時,建案品質將不再是附加價值,而是消費者選擇房產的「基本門檻」。